
接触式和光学测量技术
优势、区别和应用领域
两种测量方法的优势、区别和应用领域
由于对零部件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几何尺寸的检查(包括可理解的文档记录)在当今的制造流程中至关重要。在购买新的三维测量系统之前,基本的问题是哪种技术适合相应的测量任务。是否需要用测量探针捕捉所有相关测量点的接触式三维测量系统?还是采用光学三维测量系统,以非接触方式对整个表面进行数字化?本文解释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功能,并探讨了它们的优势、区别以及在汽车行业的应用领域。
接触式测量技术:通过探针碰触对物体表面进行点式采集
在工件尺寸检测领域,坐标测量机(CMM)是传统测量技术中广为人知的系统。坐标测量机使用接触式或扫描式测量系统。测量时,将探针置于所需的测量点上。还可以使用可控旋转台来旋转零部件。连接的测量软件可根据捕捉到的单个点计算出几何要素,并根据这些要素得出需要检测的物体特征的实际值。
接触式测量技术以其极高的绝对精度令人信服,因此仍然是测量高精度零部件的理想之选。固定式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点精度可达千分之一毫米。目前,光学三维测量技术尚无法达到如此高的精度。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适用于精度要求在百分之一毫米范围内的应用。如果您想购买一套新的测量系统,但不确定需要的是接触式测量系统还是光学测量系统,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所需的精度。根据经验法则,测量系统的系统精度应始终比所需测量的最高公差提高五到十倍。这意味着:如果某一特性的公差为0.1 mm,则测量设备的精度至少应为0.02 mm。
在汽车行业中,齿轮、曲轴和发动机缸体是典型的接触式测量对象:这些部件的公差和精度要求尽可能高。汽车行业的齿轮通常需要1 µ或更高的精度。目前,光学测量系统几乎无法达到这一精度。
接触式测量:冗长且无法实现全场测量
接触式测量技术的一大缺点是,如需更高的数据密度,则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在一个工件上探测数百个测量点需要很长时间,有时甚至需要几个小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可能进行全面检查——不仅因为需要投入时间,而且许多坐标测量机往往不能直接用于生产。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减少测量点的数量,但这这会影响数据密度。因此,始终需要仔细权衡时间投入和数据密度的比例。
无论以高精度捕获了多少个测量点,始终无法测量整个测量物表面。这就是光学测量技术发挥作用之处:光学测量技术不仅速度更快,而且能生成整个测量物的数字图像,因此能提供比接触式测量技术更详细的质量信息。
光学测量技术:全场采集物体表面,无需接触
光学测量系统(如激光扫描仪、摄影测量或条纹投影系统)通过光学传感器测量测量物。测量是非接触式的,测量传感器不会接触测量物的表面。非接触式测量原理在敏感物体表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安全地防止测量物受损。接触式测量系统也不会出现磨损。
光学测量:速度快,数据密度高
光学三维测量系统的测量流程非常简单:测量物放置在传感器前方——可由人工或机器人引导。然后开始进行图像采集:测量传感器逐步捕捉测量物的每一面。为了捕捉整个表面,要么移动工件,让传感器捕捉到所有区域,要么在工件周围移动传感器。随后,连接的测量软件会自动将所有单独的测量结果转换为通用坐标系。这样就得到了物体表面的完整三维点云。生成的测量数据可用于各种检测,例如,对物体几何形状进行全场标称-实际比较,或检查GD&T元素。根据彩色偏差图,可以轻松识别有问题的区域,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生产流程。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迭代循环。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的另一个优势是:测量流程非常快速。复杂工件的数字化只需几分钟,有时甚至只需几秒钟。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实例比比皆是:从机器能力分析的流程规划,到冲压工厂和车身制造中的自动质量控制,以及铸造、锻造和塑料零部件的检查,直至总装过程中的工艺优化。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发动机制造中的高光部件(如齿轮、曲轴箱、气缸盖)、镜面铣削部件或由玻璃、合成树脂或极轻塑料制成的半透明部件都是光学传感器面临的挑战。原因很简单:对半透明、反光或镜面材料使用光线测量不起作用或效果有限,除非采用一种变通方法:在测量前用特殊的扫描喷雾喷洒测量物。喷雾本身会附着在物体表面,因此可以使用光学测量系统进行扫描。
如今,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结合两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系统:为了加快测量速度并测量触敏表面,坐标测量机可配备光学传感器。另一方面,光学测量系统也可以通过探针进行扩展,从而捕捉工件中光学难以触及的区域,如深孔、气孔或凹槽。然而,必须牢记一点:光学三维测量系统的系统精度无法通过增加探针来提高,只是能够在复杂结构上捕捉更多的物体特征。
蔡司的光学测量技术
为了进行光学三维尺寸检查,蔡司开发了工业三维扫描仪系列ATOS:光学三维扫描仪以非接触方式工作,可快速提供高分辨率的工件数字图像。为此,ATOS将最新的硬件与智能软件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