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动分析
预测性维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振动分析用于在维护过程中检查旋转部件是否存在潜在故障(如轴承缺陷或不平衡)。通过特殊的技术设备,振动分析能够检测并记录旋转部件产生的振动。在随后的分析中,通过振动振幅和振动模式可以推断出旋转部件和相应轴承的状况。如检测到与目标状态有偏差,振动分析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必要的维修,并在机器发生故障前进行处理。因此,一方面可以减少维修所需的停机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将停机时间安排在非生产时间。
通过振动分析可以检测出哪些故障?
带旋转部件的机器或系统振动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故障源包括:
- 不平衡和对齐错误
- 风扇上有沉积物
- 齿轮箱的齿形有误
- 轮轴弯曲
- 流体引起振动
- 地基问题或安装元件有缺陷
过度振动会引发哪些问题?
旋转中机器、系统或发电机的过度振动不仅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并产生高噪音,还会对所有部件造成应力,尤其是轴承会受到负荷增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振动断裂,从而导致长时间的维修工作。
如何进行振动分析
旋转的机器越大、越复杂,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就越严重。如发生的振动振幅超过最大值,就会出现严重、昂贵的故障,停机时间也会很长。为了防止这些故障,DIN ISO 10816(现为20816)或API 670对所用保护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系统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测轴承的绝对振动,或通过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监测相对位移振动或轴向轮轴移动。
要进行振动分析,首先必须记录振动的相位。为此,通常使用基准传感器来检测要监控的旋转部件(轮轴或类似部件)的位置,同时测量速率。获得的参考值可用于监测特征值,从而对产生的振动进行评估。这些特征值包括
- 振动幅度
- 振动宽度
- 谐振成分

测量完成后,由软件进行实际分析。特殊的软件解决方案可通过生成轮轴中心图、FFT或级联图,根据各自的要求进行分析。由于引起振动的故障原因极为广泛,因此每个应用场景都需要专门的传感器和分析软件,以及相应的专家来处理所获取的数据并对其进行解释。
预测性维护中振动分析的优势
在传统的预测性维护中,机器和系统会定期停机或关闭,以检查部件是否有磨损或缺陷。在这一流程中,往往会定期更换实际上仍能发挥作用的部件。这就产生了不必要的昂贵费用。另一方面,在常规维护过程中,有些损坏发现得太晚或根本没有被发现。
随着工业4.0的发展,传统的维护工作正逐渐被预测性维护(也称为状态监测)所取代。在状态监测中,传感器对机器或系统进行持续监控。数字系统可以在早期阶段检测到与理想目标状态的偏差,并在缺陷出现之前及时消除。在现代状态监测中,振动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振动相位的微小偏差都可能预示着故障,因此振动分析可以可靠地防止严重损坏和昂贵的停产。
振动分析有什么缺点吗?
使用振动分析传感器和必要的软件会产生不小的初始采购成本。在熟练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下,评估数据所需的专业知识也是一个不利因素。然而,如果直接与机器或系统故障时产生的成本进行比较,很快就会发现这些成本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