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成型
什么是冷成型?
冷成型是机械和设备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成型技术。该流程由专用成型压力机自动完成。压力机经常与其他机器相互配合。
根据DIN 8580标准,冷成型可在远低于再结晶温度的条件下使金属凝固。通过较大的成型力(压缩力和拉伸力),它们变得更具韧性。金属零部件的意外变形称为冷变形。如参数不正确,就会在车辆撞击事故或工业生产中发生。该行业使用冷成型来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并获得良好的表面性能和较低的尺寸公差。冷成型的目的是改变原材料的属性,但不改变其形状。用于冷成型的机器是具有高部件通量的压力机。它们每分钟可处理150到300件。
由于单个工序往往无法实现变形,因此需要连续使用多个工序。例如,线材的冷成型是在卧式压力机上进行的。送入的铜线首先被切割成正确的长度,然后通过多个冲头和成型模具成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加工硬化可分为钣金成型和大规模冷成型。钣金成型流程包括深拉、冷轧、弯曲、封边和旋压。大规模冷成型包括冷拔、冷锻、冷旋锻和冷挤压等。
冷成型适用于需要较硬金属和较高屈服强度的所有应用领域:机械、设备和仪器工程、汽车工程和电气工程。所有不适合热成型的非脆性金属和合金都可用于冷成型。冷成型是在室温下进行,还是在稍稍升温后进行,取决于相应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温成型和热成型与加工硬化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成型技术使用的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冷成型可通过再结晶退火进行逆转。
材料在冷成型过程中表现如何?
在冷成型过程中,晶格会发生变化。位错密度会随着运动而增加。位错相互摩擦,相互干扰。因此,加工硬化之后通常还要进行热处理。工业用户必须施加更大的压缩应力,以提高硬度和屈服强度。采用冷成型会降低工件的延展性、初始磁导率和导电性。冷成型也能提高磁化率。位错密度增加的一个副作用是会使晶格中储存的能量增加。如果冷变形的时间超过凝固所需的时间,金属就会开裂。钣金成型的特点是材料厚度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大规模冷成型会导致截面发生巨大变化。
冷成型有哪些优缺点?
主要优点包括:
- 尺寸公差更小,加工更精密
- 纤维路线不中断
- 材料永久硬化
- 与机械加工相比,材料利用率更高
- 适合大批量生产
- 处理时间短
- 表面质量好
- 节能生产
- 通常不需要进一步的硬化处理
- 更高的工件承载能力
主要缺点是需要很大的机械力。拉伸试验显示部件何时断裂。
通过光学测量技术保证质量
加工硬化会导致褶皱、重叠、材料变薄和开裂等缺陷。这些缺陷往往在成品部分才被发现。可在生产后,使用高频脉冲测量等现代方法检查成型工具和零部件。此外,借助这些方法还可以监控整个冷成型流程。参数变化会造成部件裂缝,从而导致图像振幅增大。自动三维光学测量系统可确保始终如一的高质量。这也简化了钣金特性的确定和初始样品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