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成就这一刻
记ZEISS RESCAN 700 术中OCT显微镜上市盛典
上海/中国 | 2018年9月18号 | Carl Zeiss Meditec AG

创新驱动发展,探索引领潮流。作为光学领域先锋,蔡司一直致力于光学奥秘的探索,其光学仪器在给眼科医生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让千千万万眼疾患者受益。在6月28日的山城重庆,辉煌再临:ZEISS RESCAN 700 术中OCT显微镜强势上市。蔡司出精品,今日再出发!
夜拉上黑色的幕布,光带来神奇的影像。华灯初上的重庆散发着一股迷人的活力,西部最高楼的重庆环球金融中心也在各眼科专家的光临下,倍显光彩。在蔡司中国显微镜产品经理张国平先生的开场下,上市会的主角ZEISS RESCAN 700 术中OCT显微镜惊艳登场。同时具有OCT和显微镜两项金标准技术的ZEISS RESCAN 700 术中OCT显微镜,旨在帮助手术医师在术中实时获得眼睛组织结构的OCT图像,检测其变化,以便得到更好的判断。在众多眼科专家纷至沓来的同时,上市会还吸引了四位眼科的重量级大咖的参与,他们现身说法,从各自擅长的专业出发,与参会同道交流了使用ZEISS RESCAN 700 术中OCT显微镜后的感受。

正确思维,精准监测——黎晓新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厦门眼科中心院长黎晓新教授一上台便说:“每一项新技术,都令我激动,术中OCT显微镜也是我所期盼的一台设备。” 黎晓新教授向台下的听众们展示了精彩的黄斑前膜手术视频,分享了术中OCT显微镜检测黄斑的需求。她认为其意义在于:在做各种病因的黄斑前膜、黄斑劈裂手术时,ZEISS RESCAN 700 术中OCT显微镜增强了术中黄斑的监测,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当然,黎晓新教授还强调,一个优秀的手术医生仅仅依靠辅助设备的进步是不行的,正确的思维同样必不可少。
ZEISS RESCAN 700 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徐格致教授

来自山东省眼科医院高华教授对ZEISS RESCAN 700 术中OCT显微镜同样充满期待。高华教授在角膜移植方面造诣颇深,他表示,有了术中OCT显微镜的帮助,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表浅的角膜组织。高华教授首先回顾了国际上术中OCT显微镜在DSEAK、DMEK、深板层移植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性,随后便分享了他在临床中所遇到的病例。一位78岁的男性病人因为病毒性角膜炎做了右眼的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手术,术后因疏于复查,病毒再次复发,在角膜植片的上方出现了穿孔,考虑到复发的可能性,高华教授并没有给患者再次行角膜移植,而是将穿孔重缝并做羊膜移植。术中因角膜的完全混浊,完全看不到前房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前房变浅甚至前房消失的可能。借助术中OCT显微镜,高华教授清楚的看到了前房深度的变化,并及时做了相应的处理,避免了患者术后出现青光眼的可能性。高华教授的讲课让参会人员再一次领略了ZEISS RESCAN 700术中OCT显微镜的魅力所在。
“别有洞天”RESCAN 700:眼内镜V4C术中拱高观察——周行涛教授

同样来自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周行涛教授则给参会人员带来了术中OCT显微镜在人工晶体植入方面的经验与想法。周行涛教授认为现在屈光手术已经进入了理念转化平台期,除了眼内镜适应症发生了变化外,屈光手术在哪个层次手术?在哪个空间手术?同样值得我们思考。最后,他向我们讲述了在行ICL植入时,术中测量拱高的重要意义,因为如果拱高过高,就有青光眼的风险;如果拱高过低,就有白内障的风险,异常的拱高会对视觉质量造成明显的影响。周行涛教授同样也带来了一个病例,与传统ICL植入术不一样的是,这例ICL植入术配备了ZEISS RESCAN 700术中OCT显微镜,实时监测术中的拱高情况,以便在其不理想时及时调整或者直接更换晶体。ZEISS RESCAN 700术中OCT显微镜的出现,让手术医师在术中实时评估拱高并做及时调整成为了可能,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果和效率。
乘风破浪,砥砺前行。ZEISS RESCAN 700 术中OCT显微镜的上市,
可以让您在目镜实时查看OCT扫描;
可以让您通过显微镜脚踏自主操控OCT扫描;
从此,不管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角膜移植手术,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还是ICL植入,您都可以随时获得手术部位的OCT图像,而且无需改变您原有手术流程,帮助您更好决策!
ZEISS RESCAN 700 术中OCT显微镜的出现必将会为眼科医生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保驾护航,让更多的眼疾患者受益。从此眼科显微手术将进入全新时代!